近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發布《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 ,主要預期目標為 ,組織製定和修訂服務製造強國 、網絡強國 、質量強國 、數字中國建設所需的標準1500項以上 ,其中重點和基礎公益類標準800項以上 。在10個以上重點領域實施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 。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90% ,鼓勵我國企事業單位牽頭製定100項以上的國際標準項目 。
文中提出 ,要做好建材等行業智能製造技術裝備和應用標準製定 ,開展建材等行業低碳與碳排放 、節能和能效提升 、節水和水效提升 、資源綜合利用等標準研製 ,啟動編製建材等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 。要繼續實施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 ,引導社會團體先行製定具有創新性的團體標準 ,及時滿足產業和市場的急需 ;支持製定技術水平全麵優於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先進團體標準 ,鼓勵製定質量分級評價團體標準 ,推動實現優質優價 。
相關要點梳理如下 :
加快推進消費品重點產品 、汽車安全 、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限值 、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及產品能效 、民爆產品 、水泥 、石墨和熒石采選 、無線充電設備通用無線電射頻技術要求等強製性標準的起草 。
開展兩化融合成熟度 、供應鏈數字化管理 、生產設備數字化管理與設備上雲 、製造業數字化仿真等領域的標準研究 。
做好智能製造新技術應用 、供應鏈協同 、數字孿生 、供應商分類 、集成服務 、數字化車間等關鍵標準製定 ,以及鋼鐵 、石化 、有色金屬、建材 、紡織 、汽車 、家電和家具 、電工 、民爆等行業智能製造技術裝備和應用標準製定 。
加強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在製造業中的應用標準研究 ,開展服務型製造標準研究 。
統籌推進工業互聯網網絡 、標識解析 、平台和安全標準製定 ,大力開展5G+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的標準研究 ,支持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等行業應用標準製定 。
開展鋼鐵 、建材 、有色金屬 、石化化工 、輕工 、紡織 、電子等行業低碳與碳排放 、節能和能效提升 、節水和水效提升 、資源綜合利用等標準研製 。
推進綠色低碳工業園區 、綠色工廠 、綠色設計產品 、綠色供應鏈管理 、綠色建材產品評價 、工業節能監察 、節能診斷 、可再生能源利用 、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 、綠色數據中心建設 、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 、再製造等相關標準研製 。
根據技術進步和產業快速發展 、融合發展的需求 ,修訂智能製造 、工業互聯網 、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 、電動汽車 、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 、智慧家庭 、雲計算 、鋰離子電池 、光伏等標準體係建設指南或路線圖 。
啟動編製鋼鐵 、石化 、有色金屬 、建材 、紡織 、汽車 、電力裝備等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係建設指南 ,積極推進智能船舶 、物聯網基礎安全 、5G+工業互聯網 、5G+醫療健康 、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 、區塊鏈等領域標準體係建設指南 。
優先支持重點和基礎公益類標準製定 ,逐步減少一般性技術和產品行業標準的數量 ,製定重點和基礎公益類標準比例同比增加5% 。
加大行業標準複審修訂力度 ,對實施時間超過5年的行業標準進行全麵複審 、及時修訂 。鼓勵采用修改單對行業標準進行修改 ,提升修訂響應速度 。
繼續實施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 ,引導社會團體先行製定具有創新性的團體標準 ,及時滿足產業和市場的急需。
支持製定技術水平全麵優於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先進團體標準 ,鼓勵製定質量分級評價團體標準 ,推動實現優質優價 。
組織相關標準化專業機構對現有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的效果進行評估 、不斷改進 。
支持國內的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等深度參與國際電信聯盟(ITU)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及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WP29)等國際標準和技術法規的製定 ,與國際同行共同樹立國際標準 ,積極貢獻中國技術方案 ,提高國際標準的風險防控能力 。
鼓勵國內的協會 、標準化專業機構等加強與國際同行的標準化交流與合作 ,聚焦共同關注的領域 ,形成標準化共識 ,不斷擴大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朋友圈 。
支持圍繞“一帶一路”的建設需要 ,組織編製行業標準和強製性標準外文版 ,促進我國技術 、產品 、工程和服務的國際化發展 。
繼續推進行業標準內容的全文公開 ,鼓勵行業協會 、標準化技術組織等麵向生產者 、用戶和檢測認證機構等開展重點標準的宣傳與培訓 。
推動在產業政策 、規劃製定中引用標準 、行業標準和先進團體標準 ;鼓勵企業在研發 、生產 、管理等環節執行先進標準 ,引導產業鏈企業對標貫標 ;采用質量分級評價團體標準 ,加強全麵質量管理 ,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增強標準化意識 。